十月一日,吴国大朝。启恒果然按陈休之前所说,先封吴王恩父,再传召陈休。

吴王做了启恒‘恩父’哪有不肯,况且还有启恒赐的‘锦带’,那锦带里有缝着的是文昭太皇太后的半分懿旨。吴王欣然接受启恒之赐,启恒再提出传召陈休,吴王也未多疑心。

吴王这是不知道启恒将文昭太皇太后的懿旨一斩两份,那锦带也是两份,一份给了吴王,另一份要赐给陈休。

启恒认了吴王做恩父,再传召陈休,说陈休多次救驾,要认他做‘恩兄’。

陈休也是没想到。本来只是想要一个身份,便于在峪口行事,结果启恒直接把他抬到吴王的对面了。这么一来若是吴王现在翻脸,那才真是弄巧成拙。

启恒有他自己的考虑,他了解吴王,吴王绝不可能在大殿上翻脸。当初他指使沈如逼宫,结果失败之后,吴王竟然能若无其事的奉他为恒殿下。

大殿之上,百官先贺吴王,再贺陈休。

吴王虽是一肚子怒气,不过是大殿之上不好发作。陈休却是胆战心惊。

大朝退后,启恒召见‘恩兄’。名正言顺,不好阻拦。

启恒想着吴王铁青的脸,只觉得痛快至极。

陈休跟启恒说明要去潼山,启恒听闻陈休要走,心中顿生疑虑,“你要离开峪口?我刚封你为‘恩兄’,你是怕吴王不容你?”

陈休说明缘由,又留下阿二阿三策应。

启恒得知陈休是为杜冬灵之事前去,若是真能笑道织罗香,或许能得到杜展的支持,再者杜冬灵被织罗香控制,不知道是何等的痛苦……启恒不肯再想,也不再阻拦。

陈休又嘱咐道,“邵家兄弟能信,又不能全然相信,你要小心。”

启恒当然知道。现在的他还会完全相信谁?

陈休包袱早已准备好,回了公子府立刻带着阿大阿二离开。待到监视的人去禀报吴王,陈休早已离开峪口。

马车向西北行,到小潼山下,见四处无人,陈休下车骑马,由阿二将轮椅藏好,再驾马车回峪口。陈休和阿大独去潼山。

吴国西北是千里万里的山,潼山就在群山深处,才过小潼山,再向前行两日已经没有大路了。群山深处没有人烟,相对于中原,这就是一片荒芜之地。进出的只有少数不怕艰险好奇心又强的人,还有那些为求利益进山寻找奇珍异宝的商客。又有人说这群山之中有神仙洞府,于是又有不少寻仙求道的人进来。

前方路陡,陈休阿大牵马而行。陈休两人为防迷路一直寻着余水而行,四处乱山攒涌,身侧流水潺潺。若不是有事,在这里游山玩水也正好。

深秋时候草木萧黄,风吹来枯叶满地,流水中不时飘过几片红叶。

后方一点不自然的响动。“小爷。”阿大停步,指指后面。

有人跟着,陈休早就知道了。陈休拉住阿大,示意他不要妄动,又笑道,“前方就到红叶谷了,过了红叶谷可就是真没路了。”

“可……”

陈休笑,小声道,“他不是吴王的人,管他为什么跟着呢。反正过了红叶谷山路更加崎岖,他要是还敢跟过来就算他本事。况且这深山危险,他早晚得露面。”

陈休阿大喝了水,逆着余水继续前行。余水从潼山而来,穿过红叶谷到小潼山,再一路南下,经过小潼山,经过峪口,经过冀曲,流经太上湖,再从海门向东,经过蓬明再到信陵,最后东流入海。东南地势低洼,余水就这样从高向低一路流去,卷带这秋风吹落的各色落叶离开故土,最后在他处化为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