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方的局势与部署

建安八年,注定是曹家迈入顶峰的一年。原本谁都以为,曹家要完全统领河北,需要两至三年时间,没有想到曹操一年便完成了。

北方统一,曹家大势已成,天下间再无与其能够争锋的势力。看起来,扫灭天下亦是指日可待。

建安八年的主要舞台虽然是在北方,然而南方也一样精彩。孙策亲率大军攻江夏,面对小霸王之威,黄祖难以抵抗。孙家大军兵临江夏治所西陵城,围城之后孙策身先士卒,率太史慈、周泰等悍将攻城,江东军士气大振。加之孙策这次是为报父仇而来,江东军气势更足。

强攻西陵半月,江东军虽然损失不少,但毫无颓势。黄祖见得心惊,不敢再守,弃城而逃。黄祖一走,西陵城守军士气暴跌,在孙策再次亲率大军进攻之下,成功打破西陵城。

然发现黄祖逃遁,孙策大急,就要派人追杀之时。黄祖的随从却是带来了黄祖的首级,至此孙策的父仇报了一半!

攻占西陵之后,江东军迅速抢占江夏各县。不过刘表也是反映迅速,知道西陵被打破之后,立即让自己的儿子刘琦,率领大军救援。刘琦也是稳重,加上有大将文聘辅助,立即组织起防御。

而江东军由于善水战而不善陆战,登陆之后遇到刘琦所部的强烈反抗,进攻受阻。而文聘制定的策略是,只守内陆城池,将临江的一些城池让给江东,使得江东进攻受压。再者,蔡瑁怕江夏丢失,襄阳东边的门户被打开,也率领水军出动。

荆州水军不弱,即便是周瑜也没有绝对的信心一战击败蔡瑁所率领的江东水军。而以江东的底蕴,要消化这次夺来的城池还需要一段时间。加上江东内部不稳,孙策最后决定暂时收兵。

孙策的收兵,让荆州松了口气。刘表迅速作出调动,让这次表现不俗的刘琦出任江夏太守,同时让大将文聘辅助,又从襄阳拨了不少部队给江夏。

由于江夏被夺了不少城池,使得襄阳防守削弱。刘表考虑再三,让上庸的刘备抽调一军重新驻扎新野,以防已经统领北方,随时可能南下的曹操。刘备也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在新投的庞统的建议下,派了关羽前往守新野。

建安八年天下大势变化之大,让世人惊愕。曹家的强势,孙策的再次爆发,让人预感到曹操与孙策之间日后必有一战。而原本颇让世人看好的刘表,却是被人感觉到他已经老矣,不再有竞争天下的实力。

不过,建安八年的形势变化,尚未结束。

孙策击杀黄祖,并夺下江夏郡东部的不少城池,消息立即传至寿春。对于孙策,曹植可不敢有半点轻视,这家伙能力比孙权能力更强。而且他不似孙权,为人爽朗大方,能做到用人不疑。

而且他知道自己能力在进取上而不是在守成上,故此政事方面他是放权与张昭,只过问一些大事,而更专注于拓土方面。另外,孙策亦知道自己智谋不及周瑜,对其极为信任。这么一来,给了周瑜尽展才华的机会。

张昭的后勤保障,周瑜的智慧,再配合孙策的果决勇武,这个组合比刘备搭诸葛亮更加难缠。

曹植心中已经在暗骂,怎么那刺客没能干掉孙策。如果让孙权那家伙主持江东,曹植有不少办法对付他。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无用。

面对这种情况,曹植立即将赵云、张辽、乐进、李典四将以及刘晔、徐庶等几名谋士找来。

落座之后,曹植凝声说道:“孙策攻占江夏东部,并击杀黄祖,诸位对此有何见解?”

张辽跟曹植也比较熟悉了,知道他的干脆性格,于是抱拳道:“此事非同小可。江东自建安元年孙伯符入主之后,再无大战。及后孙伯符遇刺受伤,然有张子布、周公瑾等人主持大局,江东没太大震荡。经过这几年积蓄,江东已有一定实力。这次出手,便一举攻占江夏治所西陵,不可小视。而现在荆州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守成,再者凭他们的实力,要从孙伯符手上夺回西陵等地,应该不太可能。辽以为,四公子对此应早作应对,钳制江东发展,不然的话让其坐大,实对我军极为不利!”

徐庶听到,心中惊讶,看向张辽的目光也变得不同了。如果这话是出自一个谋士的口,他不会觉得意外,但这话出自一个武将的口,显然他的能力不仅仅是为将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为帅了。

一个帅才的重要性,绝对不是将才可以比拟的。徐庶在刘备身边,接触过的人不少。但刘备麾下有帅才潜质的,仅仅关羽一个。眼前这个张辽,以前仅是吕布手下的健将,名气也寻常,想不到竟然有如此见识。徐庶在赞赏张辽之余,更佩服曹操的眼光,张辽可以说是曹操一手提拔上来的,如此眼光,实在难得。

徐庶所想众人自然不知道,张辽开腔之后,赵云也点头道:“文远所言有理,江东实力扩展,不得不防。”

曹植轻轻颔首,目光落到刘晔身上问到:“子扬先生以为如何?”

刘晔沉吟了一阵,凝声说道:“如若吾没有猜错,江东的战略已经作出了调整。”

“战略调整?”听到这话,众人立即露出凝重之色。

刘晔这才说道:“江东在建安元年的时候,战略是以北拓为主。灭袁术以占扬州,继而合荆、扬以争天下!”

曹植还是第一次听这个说话,有些惊讶地问道:“江东曾有此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