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子陈伦,皇次子陈佑,太子陈俨,皇四子陈伋,皇五子陈信,皇六子陈侗,皇七子陈倡。皇帝终于凑够了七个葫芦娃,心满意足,总算不是个子嗣凋零、三年无所出的“不行”皇帝了。

而在高凉郡知同县,这个地处荒凉的边远小县,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知同县向来是流放犯官之所,低级别的官员犯了事,知同便是流放的首选,知同地处南疆、气候恶劣,加之流放所致,治安、民心、经济都算不得好,在这里任知县,自然也不是一件太好的活,虽然偶有些油水,但还是补不过操出去的心。

知同县如今的知县叫孟有仁,因为在任上还算称职,如今已经连任了几年了,当然,这也固然是他后台不够硬的缘故,留在这样的地方,连任算不得什么恩宠,只能算不坏了。

孟有仁这样小心谨慎的人最近也是遭了灾。一个叫钱琦的小子跑到知同县办事,却看上了一个犯官的家眷,便使了银子贿赂了衙役,将那个姑娘给买了出来,可问题是这本身就是违规的,而且人家犯官根本不同意,这个姑娘便等于是他强抢出来的。

犯官虽然犯了事,可是女儿被人抢了,还不知要怎样凄惨呢,便告到了知县孟有仁这里,孟友仁这一听,当然是勃然大怒。参与的衙役和钱琦都被他迅速地捉拿归案了。

犯官的家眷也是百姓啊,而且造册更加严密,岂是谁随随便便就能带走的?若是被上官知道了,又是一桩失察的罪名。

可是案子审了之后才发现,钱琦也是胆子小的人,当时也不过就是见色起意,如今事情败露,一个害怕,便将那个姑娘杀死了,想着没了人证,他翻身也容易些。

本来这事不大,可是死了人就变成大案了,孟有仁也是按律办理,判的是仗一百,徒三年。当然他若是杀的是个良民的话,那就不是徒几年的问题了。

可是,没曾想,这个钱琦是他的顶头上司、贺州府的知府、于知周的小舅子,当然不是正牌的小舅子,而是于知府宠妾的哥哥。但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知府管知县,其实也是多有掣肘的,于知府本就看孟有仁不顺眼很久了,如今这个小小的知县还这样不识好歹,重判他的亲眷,如此不给他面子,于知府自然是怒火冲天,抓孟有仁的小辫子也就是应有之义了。谁还没点黑历史?十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虽是夸张之语,但也可看出官场的贪腐之风了。

孟有仁就这样被抓了小辫子。

知府若是想要弹劾郡守,折子倒是可以密封作为密折直接递往中央,但知府若是想要弹劾知县,是不能够直达天听的,而是先要上报郡守,由郡守核实,再由郡守代为上奏。于是于知府的折子便到了西凉郡郡守冯德忠的案头。

冯德忠看着手中的折子,疲惫地揉了揉鼻梁,开口道:“又是贪污,都不让人省心。”

一旁坐着几个幕僚,其中一位笑着开口道:“大人,我们西凉郡地处偏远贫瘠,本身就没什么油水,若论贪腐,我们可排不上号呢。”

冯德忠啪地摔了折子,挑眉道:“我们西凉郡如今就这一个优点了,比别的,能比过谁?于知周弹劾知同县的知县孟有仁贪污十二万两,这不天方夜谭么?把知同的地皮给翻过来,也不值十二万两!”

一旁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幕僚开口道:“大人有所不知,于知周弹劾孟有仁却有一桩公案。”老幕僚将两人的恩怨简单地说了一番,然后继续道:“于知周虽然气量狭小,不过他叔祖于明厉官拜三品,辖制一郡,关系脉络繁杂,大人还是给他几分薄面。”

另一个幕僚开口道:“属下记得这个孟有仁也并非毫无后台,孟有仁膝下曾有一女,兴贞三年选秀入了宫,我等对后宫知之甚少,最好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老幕僚反驳道:“陛下后宫佳丽三千,孟有仁一个小小的知县,便是女儿得天之幸,受到陛下爱宠,也不能替父说项,其父贪污证据确凿,只是数目尚有商榷而已。”

冯德忠也觉得孟有仁这么多年都在知县的位子上,估计他的女儿也不会太受宠,退一步讲,便是受宠了又能如何?后宫不得参政,这是铁律。

读书人都是如此,格外鄙视裙带关系。所谓裙带,指的就是相互勾结攀援的妇女姻亲关系,这种靠女人的,格外让人瞧不起,而且也很少受到重视,毕竟,这是个男权社会。

于知周靠叔祖父就比孟有仁靠女儿,让人有好感。

于是,冯德忠就拍了板,让人将于知周和孟有仁都请到郡守府来,两个人的申诉都听一遍,就可以定性上折子了。

孟有仁接到郡守的文书就知道不好,这是要大祸临头的节奏啊,于是一路风尘仆仆带着好不容易打听到的郡守喜好的礼物到了西凉郡最繁华的郡府。